赏析丨“郝思嘉”们的平常装束
发布时间:2018-05-01 00:46:51 浏览: 次
€€
€€
€€
€€
€€
€€
《飘》的主人公
郝思嘉
及同时期(美国内战时期)的女性
怎样穿?
€€
€€
€€
€€
€€
€€
原文载于Inside Out网站
下为译文
基 本 信 息
19世纪后半叶的女装大多由上衣和裙子两个独立部份组成。通常情况下,上衣的衣长会覆盖裙子的腰带部份。
这套衣裙棕色的工作服小视频棉质里布与绿色的塔夫绸面布构成色采鲜明的对照。每片裁片对应的面布和里布被分别裁剪后当作1片使用。缝份被分开,塔夫绸的缝份经翻折后覆盖里布的缝份,然后用缭针法缝好。左右前片的腰省位置共使用了4根鱼骨,每根鱼骨均被包在棕色的棉布里,缝在腰省缝份的中央。
19世纪60年代的女裙造型饱满膨胀,需要钢条制成的克里诺林裙撑作内部支持,因此裙长要超过裙撑的长度,为使面料更加硬挺,还须使用抛光后的棉布作裙摆贴边。而这条裙子的下摆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抛光棉布,并在下摆边沿包缝织带予以加固。
€€ 小 档 案 €€
产地:美国
时间:约1864年
质地:塔夫绸、天鹅绒、抛光棉布、鲸须(鱼骨)
所有人:美国肯特州立大迷彩的工作服学博物馆
详 细 介 绍
€€ 点击图片可阅读大图细节 €€
€€
棕色棉质里布与绿色塔夫绸面布的色采对照鲜明。每片裁片对应的面布和里布被分别裁剪后当作1片使用。缝份被分开,塔夫绸的缝份经翻折后覆盖里布的缝份,然后用缭针法缝好。
上衣的面布与里布被当作1片使用
€€
上衣边沿采取手工滚边。
上衣边沿绱滚条
€€
上衣左右前片的腰省位置共使用了4根鱼骨,每根鱼骨被包在棕色的棉布里,缝在腰省缝份的中央。下摆边沿绱滚条。
鱼骨与滚条
€€
领线绱滚条,并做3角形领饰。
3角形领饰
€€
裙子下摆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抛光棉布作贴边。可以从抛光棉布上看到缝合胡蝶结形贴布绣的线迹。斟酌到抛光棉布的边沿容易翻折,从而使面料起皱,特地将其裁剪成锯齿形。
抛光棉布作裙摆贴边
€€
为减少裙摆的磨损,用织带为裙摆边沿包边。
裙摆边沿的包边
€€
裙子口袋的袋布也由抛光棉布裁制。
口袋袋布
€€
密集的瓦楞褶被牢固地纳缝在腰带上,同时,为增加面料强度,还在褶裥部位加附了短短1层抛光棉布。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裙腰的褶裥还均匀地散布于腰线,而从60年代起女装的装潢部位逐步移至臀部,褶裥也开始向后腰线集中。
后腰线的瓦楞褶
扩 展 阅 读
衣裙里面穿甚么?
亵服(chemise)
衬裤(drawers)
紧身胸衣(corset)
克里诺林裙撑(crinoline)
19世纪60年代的克里诺林裙撑
(来源于《Nineteenth-Century Fashion in Detail》)
19世纪60年代的克里诺林裙撑
(来源于collections.lacma.org)
19世纪60年代的克里诺林裙撑
(来源于kci.or.jp)
19世纪60年代亵服、衬裤、紧身胸衣及克里诺林裙撑
(来源于vam.ac.uk)
同时期女装赏 中海油工作服什么样
图片来源于《Nineteenth-Century Fashion in Detail》
图片来源于metmuseum.org
图片来源于metmuseum.org
图片来源于metmuseum.org
图片来源于mccord-museum.qc.ca
图片来源于kci.or.jp
美国内战时期佳人倩影
* 本文由jillhear 编译
* 图片来源于insideoutksum.wordpress.com 网站
* 如须阅读原文,请点击左下角浏览原文
*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下一篇: 千万不要得罪了设计师!!
- 上一篇: 千呼万唤的椰子水测评,高温天续命就靠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