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 - 拍电影是他最接近自由的方式
发布时间:2018-05-01 14:43:57 浏览: 次
影片正如贾樟柯所讲,910年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处于1个强烈的转型期,时期进入到1个史无前例的混乱、焦灼、浮躁的氛围里,每一个人都在这个氛围里承受了很多东西,《小武》正好从社会边沿人的角度动身,细数着这个时期兵荒马乱变数。
或许是《小武》太过直白的揭穿了社会的矛盾,在《小武》以后,贾樟柯正式被拉入光腚总局黑名单,他的影片1律被禁,直到2004广电总局发布文件恢复贾樟柯导演资历,《世界》成为他第1部在国内公映的电影。
《世界》讲述了几个农村来的年轻人在1个世界各地浓缩标志建筑的公园里工作和生活。
片头刚开始,出现了这样1个画面:1个捡破烂的老头从画前走过,默默看着远方的现代建筑,强烈的对照显得格格不入,小白心想,这画面太贾樟柯了,果不其然,几秒后,“贾樟柯作品”淡入。
贾樟柯善用长镜头表达电影的纪实性,这部影片开头则以1个长镜头随着1个女人“找人要创口贴”的进程向人交代了影片的环境和人物工作定位。
有人说《世界》是《站台》的延伸,农村来的年轻人想在现代化的城市里搏出1番天地,可现实的狭隘却阻止他们扎根,1群人在“1天1世界”的主题公园里挣扎,渐渐失望。
这是《世界》里小白印象很深的1场戏,2人有1搭没1搭说着话,画面突然安静了下来,1架带着轰鸣的响声飞机从画面左边缓缓入画,再从右边飞出……2人1直望着,映照出社会阶层分化之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又岂止1点点。
《世界》,是小人物的生活写照,他们的爱恨情仇、柴米油盐......有些窒息,却又不放弃挣扎,影片最后,男女主角煤气中毒被邻居救出,“我们都死了吗? 没有,我们才刚刚开始。”结束本片,干净爽利,又语重心长。
在《世界》以后,最爱的就是他的《3峡好人》,以纪实的手法表现时期变迁下,人们被迫改变生活的无奈,《山河故人》也取得了多项荣誉。
《山河故人》剧照
纵观贾樟柯这些年的作品,他其实不是1个不晓得社会运作的导演,对科长最贴切的评论应当是:“这是1个游刃有余的中年人,不管对电影或对生活的操控上,面对体制的话语权有所提升,与资本携手的姿态也更加从容。”
在众多导演被金钱引诱拍出许多商业烂片后,贾樟柯仍然特立独行,关注着身旁的世界,体会他人的痛苦,将把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作为条件,通过电防静电工作服介绍影情势加以张扬,或许这是科长最使人着迷的地方。
现在的他开着面馆,拍着电影,过着想要的生活。
时尚廊好书
《贾想 I》
作者: 贾樟柯
出版社: 理想国|台海出版社
副标题: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
定价: 49元
贾樟柯第1部回顾电影创作和思路历程的著作,也是对其1996到2008年这10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记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影。书中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孳孳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抒发了他执着的心路历程,也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乡愁的深切情怀。
《贾想II》
作者: 贾樟柯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副标题: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定价: 49元
收录了贾樟柯在2008到2016年间的文章、演讲与对谈,这些与电影作品并行的文字,记录下他电影内外的生活和思索,对历史和社会剧变的关怀和反思,显现更加广阔和深厚的生命底色,也揭露出他电影的缘起和归宿。在电影中,贾樟柯记录下大时期里被政治打扰的个人和被时光遗忘的生命细节,凝视剧变年代里被权利和经济利益抛向边沿的个人,叙述在超现实的经济运动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放下摄影机,拿起笔,烟雾氤氲中,贾樟柯向青春告别,却无数次忧愁上身,思绪飘回汾阳的街道、北京的胡同,想起县城的少年、百无聊赖的青春,缅怀文学启蒙的恩师,感叹与侯孝贤、杨德昌等先辈的交往与遗憾,也直白道明以电影打捞历史细节、对抗遗忘和工作服 透明反思历史的初衷。